電 話:021-66276586
傳 真:021-33321223
移動電話:15900442098
Email:shhmdq@163.com
郵編:200070
公司網址:www.mjhfhw.cn
生命總會有"奇跡":有被困者不吃不喝活了27天
生命總會有"奇跡":有被困者不吃不喝活了27天
對地震幸存者的搜救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,但長時間被困后獲救的案例也并非不可能。很多坍塌的建筑中會保留蜂窩結構的空穴,使人得以幸存。
汶川地震中,一名60歲老人在被困11天后終于獲救;1985年墨西哥8.1級地震,許多被埋超過一周的人都存活了下來,甚至包括58名嬰兒;1988年亞美尼亞地震,許多幸存者在9天之后才得救的;1992年菲律賓7.7級地震中,一個踝關節脫臼并嚴重脫水的男子等待13天后終于迎來救援;而2005年巴基斯坦7.6級地震中,一名青年在廢墟中被活埋27天,不吃不喝,奇跡生還。
在1985-2004年中,共18起大型地震在2天之后還有成功救援的案例,這些幸存者在被救前平均存活時間為6.8天。
停止搜救僅為方便重建:911失蹤者14天后被認定死亡
在學術文獻中,幾乎不存在客觀定義人在倒塌的建筑廢墟下存活時間的正式數據,所謂“黃金72小時”并不是嚴格的“死亡時限”。確定被困者的存活時間,實際上是方便政府決定是否將有限資源繼續用于搜救,以及何時把救災政策從尋人搶救轉化成災后重建模式。
災難后,“重建階段”的含義就是“我們將開始使用重型機械清理廢墟,而不再考慮廢墟里是否還有人有生還的可能。”研究表明,因建筑物坍塌而被困的受害者,少數可以存活5-6天。在理想情況下,甚至可以存活長達兩周。所以在世貿大廈坍塌14天后,紐約市才宣布失蹤者死亡。
不同國家不同選擇:日本大規模搜救3周,伊朗1天
根據英國消防搜救大隊的建議,政府應該做好連續不間斷搜救3周的計劃。一般情況下,只要還有發現被困幸存者的可能性存在,救援行動就應該繼續集中在搜救上。但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,用于這種效果甚微的搜救活動的資源十分有限,因此時間的選擇對于災后階段資源分配尤為重要。
2011年日本大地震發生3周后,官方才宣布結束對幸存者的大規模搜索,而對于失蹤者遺體的搜尋則持續了1年多。2009年印尼發生7.6級大地震致千人死亡。震后6天,因受困者生還機會渺茫,再加降雨增加救援難度,當局只好宣布暫停搜救。2012年,伊朗連遭2次6級以上地震,300余人罹難3000余人受傷,但因人力不足問題,在地震發生僅**,廢墟下仍有被困者的情況下,伊朗便叫停救援,展開重建。